湘西州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议案建议(摘登)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01日 来源:团结报

议 案

  

 

关于破解我州人才落地 难题的议案

 

  案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就是未来”。我州作为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首倡地、湖南省脱贫攻坚主战场,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期,更加需要强大的人才支撑。但由于各种原因,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依旧非常突出,人才十分缺乏。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素质偏低,人才分布失衡,我州最稀缺的就是人才,最需要重视和支持的还是人才,要创新、要发展、要缩小差距、要实现后发赶超更需要人才。为此,建议州委、州政府要想方设法,力争国家和省对民族贫困地区实施“人才扶贫振兴计划”,并制定我州更加刚性的“专属”支持政策。

 

  刘小刚等14名代表联名提出方案如下:

 

  力争国家和省为我州设立紧缺人才“专库”。在人才认定和基本情况摸底的基础上,采取组织强制和个人自愿两种方式,不唯学历,不管职称,不分专业,把我州经济社会建设事业急需的人才纳入人才库,根据我州发展需要和请求,从人才库中选派人才到我州工作。要像计划经济一样为我州分配各类人才;要像调配党政干部一样为我州调配各类人才;按市场经济规律为我州大胆使用各类人才。

 

  切实开展我州本土人才“专训”。民族贫困地区人才成长平台不佳,仅靠本地培育,周期长、见效慢、效果差,靠“引”太难,靠“调配”量太少,只有靠“引+调+配+培+育”才能彻底解决我州人才十分缺乏问题。要成立人才培养牵头协调机构;要落实人才培训资金和培训平台;要强化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责任。

 

  切实培育我州企业人才“专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经济发展关键还是要靠企业家,我州更加需要更多的优秀企业家创业发展。要对实体经济企业人才进行摸底普培;要对重点骨干企业家人才进行专业学习;对诚信企业纳税大户实行大胆奖补。四要对实体经济加大服务力度。

 

  切实设立我州人才资金“专项”。我州人才难以落地,最根本的原因是人才价值选择的结果。受利益驱动,人才大多流向经济发达地区。我州必须在人才队伍建设上采取一种特殊的支持政策。设立湘西州人才发展基金;设立湘西州人才“才邸”。

 

优化建设环境 加快推进湘西电网发展 助力脱贫攻坚

 

  案由:

 

  近年来,我州电力工作紧密围绕州委、州政府工作部署,认真贯彻《湘西州委、州政府与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会谈备忘录》精神,把电网发展与供电保障、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加快电网建设和农网改造升级,国家电网公司供区全面完成农网改造任务,县城区基本实现由2个110千伏变供带,骨干网架和农村电网不断完善,供电保障能力越来越强。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州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打造全国精准脱贫的鲜活标杆、武陵山区协调发展的先进典型。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的预期目标。这些工作要求和目标的提出对我州电力保障和电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实现脱贫攻坚大胜利、产业项目建设大发展、乡村振兴大提升的基础能源保障。因此,我州的电力实施必须要加快建设,才能顺应州委州政府的决策部署,更好的服务湘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顾海军等29位代表联名提出方案如下:

 

  为确保按期完成电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再造一个更加坚强、更加可靠、更加先进的湘西电网,更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助力我州全面打赢扶贫攻坚战。全力推行“政府主导、政企联动、责任共担、合作共赢”的电网发展建设机制,大力营造良好的外部建设环境。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建议州委、州政府推动电网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实体化运作,并安排专项工作经费。对各县(市)电网建设协调工作实行“一月一调度、一月一督查”常态化管控机制。实施电网建设协调工作绩效考核,纳入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体系,形成有效的奖惩激励;建议各县(市)推动电网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及其执行机构实体化运作,抽调专人负责辖区内电网建设工程日常协调、行政手续办理、征占地及地表附着物定损赔付、建设环境协调等全部对外联系工作。针对11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较高、投资较大的重点项目成立工程建设协调指挥部,提高协调工作等级,专题处理解决重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简化审批流程,出台政策支持。建议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出台变电站征地拆迁、线路塔基占地、线路通道补偿等支持政策,优化简化规划许可、国土报批、征占补偿、林业审批、消防报建等行政审批流程,结合各县(市)实际情况优化补偿标准和模式。

 

  加大《电力法》执法力度,有效保护电力设施及项目施工。建议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大《电力法》执法力度,出台支持电力建设项目的相关规定,对规划的变电站站址和线路廊道实施有效保护,确保既定项目有效落地。针对电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漫天要价、无理阻工、恶意阻工、抢种抢占、拦路收费、风水龙脉等行为依法果断处置,有效推进项目建设。

 

 

建 议

 

关于“发展产业 推进乡村振兴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议

  

  基本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湘西后,我州精准扶贫有两张名片响亮全国,一是花垣十八洞村,二是凤凰菖蒲塘村。目前,州县党委政府正在将菖蒲塘打造成湘西乡村振兴示范区。产业兴旺,是打赢脱贫攻坚和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结合各自实际,利用湘西州特色产业为主题打造乡村休闲观光旅游节庆活动,对推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城乡融合,促进乡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更是有着特别的现实意义。

 

  吴凌频代表建议:湘西各县市都有经济开发区,但产业扶贫园区还是空白。廖家桥镇有菖蒲塘村、凤凰之窗、总部经济园、文旅产业基地、农产品加工区,交通便利,地势较平坦,学校医院齐全,优势得天独厚,建设(武陵山区)凤凰产业扶贫园区,有利于实现湘西州在武陵山区率先脱贫、率先发展;高标准编制(武陵山区)凤凰产业扶贫园发展规划。争取用3至5年时间,将凤凰产业扶贫园建设成为湘西及武陵山区产业脱贫及乡村振兴示范区;尽快出台凤凰产业扶贫园减税降费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由凤凰县人民政府制定税收减免政策,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通过减税降费,让凤凰产业扶贫园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洼地,成为招商引资产业发展新高地。

 

  杨胜前代表建议:州委州政府及各县市政府、相关部门将发展双低油菜产业作为我州助推精准扶贫,巩固脱贫成效,促进农民增收,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比肩发展茶叶产业的相关政策,制定好发展规划与推进措施,尽快付诸实施,将“小菜子”做成强州富民的“大产业”。

 

关于“发展‘红色旅游’ 助力脱贫攻坚”的建议

 

  基本情况:

 

  湘西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光旖旎,风淳俗浓,人文荟萃。我州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兴州富民、扶贫攻坚的一项重要工程,这几年旅游产业发展迅猛。红色旅游日益成为新形势下人民群众了解我们党领导人民的革命史、奋斗史,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工程,日益成为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加强全民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工程。

 

  我州有很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由于这些地方大多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公共设施落后和服务质量较低,保护开发和利用率不高。我州红色旅游业发展整体来看,旅游内涵的实值和旅游层次的提升等方面尚存在不足,亟待提高。

  张玲华代表建议:州委、州政府加大项目资金投入,落实“红色塔卧”党员干部培训教育基地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州委、州政府在州级财政中安排工作经费预算,确保“红色塔卧”党性教育重点基地正常工作运转。

 

  张向阳等11名代表联名建议:加大对塔卧镇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干部教育学院建设扶持力度,将塔卧镇创建AAA级红色景区建设资金纳入湘西州财政预算,以便更好推进以塔卧为中心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的发掘、传承和发展,实现“红色旅游发展依托干部教育突破、干部教育依靠红色旅游发展做强”工作目标,以红色旅游业助推塔卧、万坪、毛坝、砂坝、车坪等乡镇特色产业发展,助力老区精准脱贫。

 

  田素娥代表建议:科学规划,红色旅游进行整体系统开发。统筹发展,红色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深度融合。突出重点,加快革命老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关于“加大城市建设投入力度 建设美丽幸福新湘西”的建议

 

  基本情况:

 

  吉首市地处湘、鄂、渝、黔四省边区,是湘西州州府所在地、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更是展示“美丽湘西”的一张重要的靓丽名片。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现有城市基础设施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的需要,更不能满足建设美丽开放幸福新湘西的要求。

 

  田志煌代表建议:根据建设美丽开放幸福新湘西的整体布局,各县对城市规划布局要调研,要有前瞻性,对未来的发展要具有预见性,规划布局要能满足30年甚至50年后的城市发展需要,对城市后期扩展空间,要有所预留。湘西州要对各县的城市规划布局、功能性布局、科学合理性布局等要从湘西州整体布局发展层面上给出指导性意见,总体把关,避免产生影响后期发展的瓶颈。

 

  田光玉代表建议:州委、州政府加大州府吉首州市共建共管力度。州委、州政府帮助呼吁省委、省政府加大支持州府吉首城市建设。

 

  杨鹭代表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综合考虑吉首市的实际情况,在有条件的区域增设摩托车临时停车位,让摩托车有序停放,保障城市道路通行,市容市貌形象。

 

  朱宇代表建议:由州人民政府牵头,制定《湘西州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明确扬尘防治的主管部门,制定防治的总体方案,提出防治的具体要求,使全州扬尘污染防治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由州人民政府牵头,在全州组织开展一次扬尘污染整治活动,对全州扬尘污染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同时,在吉首市乾城大道与建新路口,汉雅路与东环交汇路口以及乾元小学前增设红绿灯,在路口地面、路旁设置相关交通标志标识和交通安全提醒标识。

 

  张永梅代表建议:对新建住宅,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建设停车场。现有的停车场应该加以改进完善。现有公用停车场停车位有限的情况下,对商业密集区域、政务集中区域要超前谋划发展智能化立体停车场,充分利用高层空间。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小区以收费形式对外开放其停车位。引导、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民间资本投资或参股停车场建设,实行停车管理产业化经营,进一步解决停车难问题。加大车辆停放管理力度。

 

  吴凌频代表建议:增加公交线路,新增公交线路各停靠站点命名考虑符合湘西州地域特色和有民族元素。

 

关于“加大非遗支持力度 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建议

 

  基本情况:

 

  我州是非遗资源大州,全州拥有联合国人类非遗项目1个,国家、省、州级非遗名录344项;有国家、省、州级非遗传承人470名。在州委、州政府支持下,非遗保护和传承成绩斐然,受到国家文旅部表彰。目前,湘西州正在奋力建设国内外知名的生态文化公园。进一步加大对非遗传承人支持力度,有利于推进湘西非遗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传承民族优秀文化。

 

  符吉平代表建议:提供更多相对固定的传承平台和场所。让传承人可以在相对固定的场所或平台,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好的传统文化活化起来,走进大众的生活;为传承人创造更多外出学习培训和参展交流的机会。让传承人开阔视野,加强交流,拓展创新,取长补短,自我提升;设立非遗传承人专项培训经费,有利于增强传承人从事这项工作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增强民族自信心;让更多非遗传承人走进机关学校。在习总书记提倡大力提倡弘扬传统文化的大好形势下,号召各机关、单位、学校能多开展有主题、有内涵的非遗手工活动,邀请专业老师、非遗传承人来传授。让非遗真正地走进大众,被大众了解、熟知,热爱,让更多的民众成为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播者;支持非遗传人创办非遗工坊。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结合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以特色非遗产品开发为重点,支持非遗传人创专非遗工坊。在州文旅部门支持首批10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基础上,支持全州非遗传人创办领办30家非遗工坊,走出一条有湘西特色的非遗保护和发展新路。

 

  杜远忠代表建议:在非遗项目中有传承、发展、创新能力的在职人员可以评定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关于“完善采购配送平台 保障药品供应”的建议

 

  基本情况:

 

  为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挤掉药品耗材供应的中间价格水份,为民谋利,湘西州推行“三明模式”“两票制”的药品采购政策,建立了“药品耗材采购配送平台”,负责湘西州辖区内所有公立医疗机构的药品供应与配送。自2017年11月起,州内所有公立医院严格按照规定,执行药品采购政策。采购平台建立后,减轻了人民群众看病负担,有效助推了精准脱贫,促进了医改向纵深发展,但采购配送平台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无法保障临床医疗需要与费用的控制,也间接损害了百姓的利益,需要及时下大力气进一步完善改进。

 

  吴凤花代表建议:确保急救药品库存,保证供应。定期收集短缺药品情况并及时处理。及时将疗效确切、临床必需品种增加至采购平台(中标),满足临床用药。配送公司及时更新平台库存量,不能出现0库存或者虚拟库存,做到保证中标品种的药品供应。力争把部分使用量少、湘西州内无配送权,仅有湖南独家配送公司配送的品种,在湘西州内平台有公司配送,保证临床用药需求。保证低价治疗药品供应,避免经常出现低价药品断货,高价同类品种替换现象,加大对高价药进入采购平台的管控,以防增加医疗机构控费难度,增加病人负担。增加有特殊疗效品种中标药品的生产厂家进平台,以便满足患者用药需求。积极应答医疗机构的备案采购申请,及时审核,及时供应,满足临床急需。加大对药品供货厂家与供货公司保障药品供应的监管,加大对供货率低的厂家或品种的制裁执行力。(责编:那萨  编辑:易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