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始终装着百姓——记龙山县十七届人大代表、龙山县兴隆街道新桥村党支部书记、向开慧

作者:周明斌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16日 来源:龙山县人大办

向开慧,今年才三十出头,作为龙山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的她,能赢得全村老百姓的支持和认可,全得益于有一颗为民办实事的火热之心。自从2016年当选为龙山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上任新桥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她带领村“两委”齐心协力谋发展,新桥村旧貌换新颜,脱贫攻坚也取得实效。多次被龙山县人大常委会授予“优秀人大代表”,被县委组织部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村干部”,被兴隆街道办事处连续6年评为“优秀先进个人”称号。


班子建设、经济建设的带头人


上任伊始,向开慧首要任务是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她始终坚持“周会制度”和“三会一课”建设,带领新桥村“两委”班子成员认真学习,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政治定力和理论功底。在工作中,她总是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无论大事小事,只要是事关百姓和村里的事务,她总是先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然后再民主决策。新桥村有400余户 1400多村民,其中有20名党员。每逢“七一”,向开慧书记都会召开党员大会,表彰先进,走访慰问困难党员,让党员们能够体会到组织的关心和温暖。


为解决村民就近就业问题,向开慧书记积极引进了竹木加工厂、百合深加工等小型企业,鼓励村民自主创业,发展生猪养殖基地、山羊养殖基地、百合种植、生态魔芋栽种、蜜蜂喂养、猕猴桃种植等让村民既照顾了家庭,也获得了一定家庭收入。


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领路人


为了给村民营造干净整洁的居住生活环境,向开慧书记按照“生态宜居新桥”的要求,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并组织村民投工投劳,大搞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新桥村已完成 10个新农村建设点的建设工作,目前向家湾、李家台、向家屋场、田家沟等4个新农村建设点已经接近尾声,路面拓宽了 1.5米,绿化工程、活动广场、健身器材等建设也已完工。为把新农村建设点建设好,向开慧既要筹集资金,又要监管质量,还有村里其他的事情要处理,一天到晚像个陀螺一样忙个不停。付出总有收获,新桥村先后湘西州评获“州级生态村”、龙山县“文明建设村(社区)”“综治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向开慧代表在2020年人代会上,根据新桥村基本情况,积极向大会组提出了《关于新桥村集中供水改为分散用水的建议》,该建议得到及时采纳,将集中点上的自来水引入了每家每户,让全村400余户都用上了自来水。在2016年人代会上她联合其他几位代表共同提出《重新修复打造太平山旅游景区的议案》,得到县委、县人大、县政府高度重视,当年将太平山旅游景区纳入县重点建设项目。现在,太平山已经打造建设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贴心人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向开慧,始终认真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责任,一心扑下身子为村里的贫困户解决实际问题。新桥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71户 251人,到目前为止,71户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如何让贫困户精准脱贫,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如何有效开展乡村振兴……成了向开慧代表心头想得最多的事情。她总是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贫困户的家中,为他们办好事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她还给村民介绍工作,积极引导村民外出务工,给村里的高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出谋划策,有时候还当上媒婆,给年轻人介绍对象,脱贫脱单两不误。


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向开慧把爱倾注到这一弱势群体中。她在村部开设一个留守老人活动中心和一个留守儿童工作室,并组织村支“两委”成员结对认领留守儿童。


她在履职走访中了解到村里有一户居民,男人三十多岁生病去世,妻子远嫁异乡,两个孩子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最小的孩子才3岁,生活过得很艰难。她及时把这户的情况上报到县妇联和街道妇联,引起县、街道领导的高度重视,社会爱心人士也纷纷捐款捐物,向开慧又亲自到街道民政办,给两个孩子申请了低保,上学全免费,逢年过节,她都要给他们送去礼品和慰问金及学习用品等,让这个困难的家庭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向开慧的心里始终装着百姓,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大代表为民代言、为民办事的宗旨。她说:“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能够被老百姓信任,对我而言是一份至高无上的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