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日,湘西自治州委人大工作会议暨庆祝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在吉首召开。
一年来,在省人大常委会的有力指导和州委的正确领导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对标对表省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制定“一要点六计划”,强化人大视角、法治思维,守正创新、上下联动,不断激发人大工作活力,推进湘西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州人大常委会主动提请州委常委会6次研究人大重要工作,请示报告事项12件次;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6人次;作出关于加强新时代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等5项决定;开展专题研讨8次、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12次,以上率下带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开展宣传宣讲28场次、讲专题党课45场次……
今年以来,州人大常委会认真落实党领导人大工作的制度机制,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坚决贯彻落实党委决策和意图。建立党组示范学、组成人员专题学、党支部跟进学、人大代表履职学、机关干部常态学的“五学联动”制度,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及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省人大常委会有关会议精神,研究制定贯彻落实措施,推动理论学习全员覆盖、走深走实。
2024年11月1日,州委人大工作会议暨庆祝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在吉首召开,为全州人大工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
今年以来,州人大常委会围绕庆祝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部署开展“召开一次庆祝大会、编印一本纪念文集、开展一次集中调研、开展一系列代表小组主题实践活动、组织一系列宣传报道、开展一系列文体活动”的“六个一”活动。通过征集湘西人大史料和实物、举办湘西人大历史图片巡回展等,讲好人大制度史、民主史和法治史。开展全州人大系统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和趣味运动会,进一步提升了人大工作认同感、人大代表归属感、人大干部使命感。
2024年11月29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野外用火管理若干规定》。该规定共11条,重点解决了森林防火区用火审批、农事用火、联防联控等问题,推动立法成果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近年来,州人大常委会从实际出发,深入推进“小快灵”“小切口”立法,坚持管用几条立几条,着力解决实际问题。据了解,今年经省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湘西自治州平安建设条例、爱国卫生工作若干规定均为13条,其中平安建设条例把龙山县“抓三级定三责”联动解纷工作法写入其中,将基层鲜活经验纳入法治化轨道,持续深化“枫桥经验”的湘西实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化立法领域改革的任务要求。一年来,州人大常委会牢牢把握改革与立法的辩证统一关系,紧扣湘西自治州生态环境、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和发展需求,推进“锰三角”矿山修复、林区野外用火管理等重点领域立法,构建形成了覆盖保护饮用水水源、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医药、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传统村落等生态文化要素的法规序列,为湘西自治州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有效的法治保障。
目前,湘西自治州共制定地方性法规37部,其中自治条例1部、单行条例23部、地方性法规13部,现行有效法规30部。今年以来,州人大常委会坚持一手抓立法、一手抓实施。建立立法后评估机制,启动地方性法规执法检查三年行动,年内完成23部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和8部地方性法规执法检查工作,推动法规的牙齿有力“咬合”。
今年以来,州人大常委会紧跟中央和省委、州委决策部署、紧扣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之要、紧贴人民群众之盼,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
强化联动监督。紧跟省人大常委会部署,深入实施“法治护企”“法治护绿”“法治护安”人大行,三级人大联动、五级代表参与,深入开展中小企业、大气污染、安全生产领域执法检查,督促整改各类问题823个,切实以法治之力助推湘西自治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结合湘西实际,联动开展“法治护农人大行”,检查农业法贯彻实施情况,围绕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建设开展协同调研,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强化专项监督。州人大常委会首次听取法治政府建设专项报告,首次集中对31个政府组成部门依法行政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探索形成法治政府建设“1+31+31+6+1”评价参阅体系,即听取1个法治政府建设总报告、31个部门依法行政情况分报告,提供31份部门依法行政调研报告,引入行政审判、检察公益诉讼、行政复议、信访、立法备案、代表建议办理6个分报告,提交1份法治政府建设具体问题清单,实现人大对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监督和测评更加客观公正,得到时任州委书记的批示。加强预算联网监督平台建设,创新建立预算联网信息专报制度,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5次在专报上签批意见,有力督促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强化监督刚性。首次实行监督人和监督事、监督案有机结合,州县联动开展民间借贷纠纷“百案评查”类案监督专项活动,评查案卷8168件,发现疑似虚假诉讼案件275件,审判、执行程序及文书不规范案件1422件,按权限移交公安部门侦查涉嫌虚假诉讼犯罪案件线索6条,移送纪委监委依法处理国家公职人员违法违纪线索8条,切实增强了人大监督的刚性效果。
2024年7月26日,湘西自治州人大代表集中进站开展“法治护绿人大行”。图为人大代表在吉首市河溪镇张排村国控水断面进行现场调研。
今年以来,州人大常委会树牢“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基本盘”意识,着力搭平台、建机制、优服务、强保障,不断提升人大代表的归属感、使命感和成就感。
出台方案推动实现党政领导干部联系基层代表、领导干部代表参加代表小组活动“全覆盖”,建立代表恳谈会制度,健全邀请基层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加立法、监督、视察、调研常态化机制。13名州级领导代表带头履职,示范引领6845人次各级代表积极参加人大立法、执法检查等工作,提出意见建议1937件,不断深化人大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参与程度。
推进代表联络站“建管用”升级,按每年建设20个示范站、每个站奖补1万元的标准,一体推进上线下两个履职平台建设。目前,全州完成27个代表联络站提质改造,“码上”找代表覆盖所有乡镇街道,吉首市马颈坳镇代表联络站被评为全省示范性联络站,8207名五级代表全员进站履职,接待群众32078人次,收集建议6397条,推动解决各类问题4072个。
健全重点处理建议“双领四督一测评”机制,代表提出的184件建议全部办结,推动解决了一批事关发展和民生的大事要事、急事难事。推深做实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县乡两级共票决涵盖环境治理、路灯亮化、垃圾清运等群众“急难愁盼”民生实事1182件,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加可感可及。
目前,湘西自治州共制定地方性法规37部,其中自治条例1部、单行条例23部、地方性法规13部,现行有效法规30部。
基层人大一头连着党委中心大局,一头连着百姓幸福生活,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践的基础关键,是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基所在。
2024年4月以来,州人大常委会主任吴凌频带队,围绕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这一课题,赴8县市广泛深入听取基层人大工作者、各级人大代表、乡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的意见。
10月底全省基层人大工作推进会议召开后,州人大常委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时间对会议精神进行了集中学习。11月召开的州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二次主任会议,专题学习了《中共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的意见》精神。11月25日,州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了全省基层人大工作推进会议精神。按照全省基层人大工作推进会议要求,湘西自治州将召开基层人大工作会议,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意见,推动省人大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落地见效。
近年来,湘西自治州基层人大始终坚持一线站位、强化一线思维,紧跟党委要事、紧扣发展难事、紧贴群众盼事,坚持守正创新,积极行权履职,为全州人大工作创新发展探索新路子、提供新经验。
吉首市创建“代表发声”活动,积极为人民代言、为群众发声;泸溪县协同推进“一老一幼”服务提质,推动构建具有泸溪特色的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凤凰县创新“四个一”机制,让代表履职有方向、有重点、有保障;古丈县建立镇人大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机制,有力促进基层人大工作规范发展;花垣县探索“四联”工作机制,推动跨区域人大协作走深走实;保靖县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主题公园为平台,搭建“3+1+N”基层民主实践单元架构,让群众时刻感觉到人大代表就在身边;永顺县创新“代表联络站+”模式,打通代表参与基层治理渠道;龙山县深入推进代表联络“站室窗”一体化建设,实现代表联系群众“零距离”。